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周建波
内容摘要:开拓艺术美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文章从创设创造性的校园环境、端正教师角色、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少干预策略、营造创意的学术氛围、调动大学生直觉感官培养美学意识、注意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等六个方面做了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美育,艺术,个性化,创造性
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应该也必须担负起相关的社会责任,使更多的大学生成长为创造型人才。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呢,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加大通识美育课程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大脑功能分析来看,过去我们的教育偏重左半脑功能的开发,而右半脑的开发则不充分。创造的第一步是想象,乃到幻想,因此注意开发右半脑的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能够达到训练和开发右半脑功能的目的。学生通过艺术活动,能够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在美育课程中开拓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呢?
一、创设创造性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活力与稚气的想法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养。当他们的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时,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众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否定,而应敏感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地引导,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料,以及活动场所的选择,让他们在轻松学习、自由自在地玩耍中接触各艺术活动,在敲敲、打打、涂涂、画画中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
二、端正教师角色
学生是主体,教师做辅导。教师要保持与他们自由创造之间的距离技巧,指导绘画要顺乎天性,因势利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符合现在的教育观念的要求。教师要善意地接纳一切学生的画面,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你画的是什么”来代替“不应该这样画,应该像我这样画”等语句,即使发现其画得什么也不像也没有关系,仍然要注意发现积极的因素,尽量找好的地方,对其进行赞赏,因为赏识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教师接纳一切画面,不等于坐视不管,而是让学生充分表现,但有个前提,那就是丰富其对美的感知和体验,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让他们从观察中认知造型的要素及原理,提高他们的知觉敏锐性,推理能力,以及对美的判断力和感受力。只要教师启发得当,就能唤起学生们自觉表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干预或少干预
第一,大学生有权得到帮助来获取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教学环境应帮助大学生准备活动材料。
第二,如果材料太难操作,为了避免失败与挫折,保证大学生获得创造需要的满足,教师提供关键性的艺术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能剥夺大学生进行创造性选择的权力。
第三,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的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满足的体验。大学生沉浸在某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要完成他们自己设定的计划是需足够时间的,如果时间过短,就等于剥夺了他们所追求的那种快乐,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缺失创意激情。
第四,在材料方面,老师的帮助应体现在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使用材料大量的机会上,要允许大学生多次使用某一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另外,提供的材料要适合于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活动。
四、营造创意的学术氛围
要营造鼓励大学生和强化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降低大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学生只有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可控制的环境中,即知道自己远离对身体有伤害的环境中,心理上才会有安全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所希望的,知道老师非常理解和尊重他们,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的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迸发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可以说拥有安全感、自由感和自豪感,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或个体。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正在于他们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的东西发展他们,不用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O年代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要做到“大解放”,即解放他们的眼睛,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嘴巴,解放他们的空间、时间,这实际上就要给他们以极大的宽松自由的环境,创造能量才能释放。我们多对他们说“试一试”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给他们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老师对大学生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断进行提问,使大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营造创意的学术氛围环境。
五、调动大学生直觉感官培养美学意。
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是凭借感性材料进行的,新的设想不会凭空出来,而是由对旧表象的选择、加工、重组而再构成的,因此老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大学生创作运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世界的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大学生感官,丰富他们生活,增大知识开阔眼界,丰富表象的目的,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信息,同时还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和培养他们的美学意识,他们依靠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车身是正方形,车轮是圆形的,这就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在绘画他们在方形下边画出许多圆,但能看出这些圆代表滚动的车,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画喇叭花时,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形态不一,像喇叭、像蝌蚪、像天上的白云,联想一旦展开,创意的结果什么都有可能。
六、注意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个性心理品质在创造性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艺术美育中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首先应鼓励大学生独立构思,自由创编,尽量与与众不同;其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大学生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兴趣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最后,还要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要充分利用艺术美育活动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强化他们在反复练习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情绪和内心体验,使他们逐渐培养成做事能动脑筋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习惯,并最终内化为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