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美育教育

长江师范学院:普通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长江师范学院:普通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日期:2024-03-20    点击:3109
来源:学术研究部    日期:2024-03-20    点击:3109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陈义德

                                                                                      (本文发表于《美与时代》2013.1期上)

 要:美学是人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在大学开设美学课程,对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审美趣味,高尚的审美观念,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美学理论思辨性强,教材内容重在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等,而缺乏现实生活中新鲜的审美事实、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美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理论本身总是显示出与时代脱节或滞后的现状。理论必须能够对当下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作出及时的回应和批判。因此,采用以下措施改革美学课程教学:(一)更新教学内容;(二)转变教学观念;(三)变革教学手段;(四)改革成绩评定办法。

关键词:普通高校  美学课程  教学改革  措施

高等学校的任务和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美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基础学科,它从属于人文学科。美学是人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在大学开设美学课程,对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审美趣味,高尚的审美观念,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是,传统的教材、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美学理论思辨性强,教材内容重在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等,而缺乏现实生活中新鲜的审美事实、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美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理论本身总是显示出与时代脱节或滞后的现状。这种理论是灰色的,没有生机和活力。理论必须能够对当下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作出及时的回应和批判。因此,结合教学实践,我采用以下措施改革美学课程教学:(一)结合美学课堂教学,结合当下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学热点,更新教学内容;(二)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与体验,通过对当下的美学热点、美学现象进行分专题的集中讨论,使得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指导生活,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三)变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得美学理论能有直观的形象呈现;(四)改革成绩评定办法,由过去的以闭卷笔试为主,改为闭卷笔试、开卷、论文及研讨、开卷及论文、题库答辩及论文、读书笔记及作业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一)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材、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美学理论思辨性强,教材内容重在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等,而缺乏现实生活中新鲜的审美事实、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美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理论本身总是显示出与时代脱节或滞后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结合美学课堂教学,结合当下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学热点,更新教学内容。我结合实际教学,压缩了理论部分的教学课时,增加了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把当下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到美学课程中去。同时,也能把美学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方法、理念引入到教学之中去。我初步拟了以下问题作为专题:(1)美是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特点;(2)审美意识与审美经验;(3)审美情感与审美趣味;(4)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领域;(5)优美与崇高、丑与荒诞、悲剧与戏剧——审美范畴;(6)时尚与性——身体美学;(7)休闲与娱乐——现代生活的审美追求;(8)手机与网络文学;(9)时装与旗袍——流行服饰的美学意蕴;(10)园林——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11)电影与电视——影视美学;(12)美仑美奂的广告;(13)日常生活的审美化;(14)环境问题与环境美学;(15)生态问题与生态美学;(16)生命的美学意蕴与价值——生命美学;(17)美学实践考察:参观考察博物馆、美术馆、画展、晚会等。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还可以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讨论题目。

通过以上专题的讨论,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的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在第一节课就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研讨小组。每组45人,广泛收集资料,共同探讨、完成该专题的学习、讲解,制作PPT多媒体课件。提出每一专题拟从以下五个方面研究:理论原典;现象分析;解决途径;发展前景;做出结论。通过讨论,要写出小论文,作为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例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专题,老师先介绍涉及到本专题的主要参考书籍:《日常生活》,[]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12版;《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05版;《重构美学》,[]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05版;《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陆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1版;《美学导论》,彭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01版;涉及到本专题的相关论文有陶东风、王德胜、金元浦、鲁枢元、赵勇等在2002——2005年发表在《文艺争鸣》、《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文章。陆扬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第三章“何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中详细考察了21世纪初在我国文艺界、美学界发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就现在的美学现实:美仑美奂的广告、流行歌曲、时装、模特、香车美女、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度假胜地、夜总会、酒吧、咖啡馆、美容、美发、美食、美体、健身房、城市花园、街心公园、环境设计、居室装修、城市规划等等加以关注,讨论;就“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我国21世纪初提出的现实语境、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学术旨趣、理论资源、前景展望等进行了梳理,站在“文化转向”的学术立场,把“日常生活审美化”放到现代性的鲜明语境中,认为其应当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审美批判。经过一段时间的悬置,不少学者站在“文化研究转向”的立场反观这场世纪初的学术大讨论,就“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条件、哲学背景做出详尽的分析,对其进行社会的、政治的、美学的批判,促使我们对其做美学本体论的思考。当人类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追求生活的审美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审美需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课堂上的讨论,可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对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审美泛化现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自己初步的结论;最后,完成小论文。

(二)转变教学观念

学习美学要重视实践与体验,通过对当下的美学热点、美学现象进行分专题的集中讨论,使得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指导生活,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因此,课堂教学除了讲授法还要引入讨论法、体验法。正如叶朗教授所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这就决定了人文学科不能采取经验科学主体与客体分立的研究方法,而要采取一种‘体验’的方法,采取一种‘讨论’的方法。”每一组确定一名秘书,做好笔记。要记录每一讨论专题的以下内容:名家观点述评;本班同学观点;老师的观点与点评。通过讨论,学生能解决原先的疑惑,加深对每一讨论专题的理解;对原先理解、不深入的部分和没有考虑到的部分要加强后续的学习;最后,要归纳总结,写出专题小论文。

(三)变革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得美学理论能有直观的形象呈现。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籍、文献,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料,参考文献目录。学生收集资料,包括理论家的照片、画像、小传及其他相关背景资料,影像资料等,制作PPT课件。通过课件,能够产生感性直观、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教学及阅读效果,同时也是美的熏陶与享受。

(四)改革成绩评定办法

改革成绩评定办法,由过去的以闭卷笔试为主,改为闭卷笔试、开卷、论文及研讨、开卷及论文、题库答辩及论文、读书笔记及作业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每位学生至少要阅读3本美学理论参考书,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完成一篇专题小论文。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问题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课堂上可以以提问、质疑、思考、辩驳、补充、更正等方式参与专题讨论。通过课堂上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生存的智慧和哲学,提升了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境界、精神境界。众所周知,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即精神超越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丧失了精神超越的兴趣,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唯有此,才能达到美学教学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注释: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

彭锋.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24-237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