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文化传承

南开大学:试论民族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承的现实意义

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南开大学:试论民族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承的现实意义     日期:2024-02-20    点击:3358
来源:学术研究部    日期:2024-02-20    点击:3358

  南开大学文学院    葛毓

内容提要】:

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民族共性越来越多,差异越来越小,民族之间相互同化、相互融合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曾经代表先进文化的、承载着历史见证的民族艺术形式随着农耕文化淡出历史舞台而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这些以“人”为载体的蕴涵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识的集体记忆符号处于全球化语境之中,面对一定的文化困惑和实践难题,当代大学生被作为重要的受众群体倍受关注。

关键词】:民族  农耕文化  传承  民族集体记忆 

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把舞蹈作为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从中体悟这个特定民族或群体的社会文化脉络,是文化人类学赋予民族民间舞蹈的思考方式。” 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对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心理继承,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核心价值成为向心力的源泉,民族民间舞蹈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优秀的带有该民族鲜明特点反映该民族生活、习俗、文化、历史表演艺术形式就是民族精神的再现。

然而,走进当今大学课堂,民族民间舞蹈俨然成为一门过时的艺术被尘封而鲜为人知,大家对欧美街头流行舞蹈却如数家珍;艺术院校也仅仅把它作为舞蹈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工具被模式化地反复使用,对民族民间舞蹈所蕴涵的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和民族集体记忆了解甚少。随着社会的进程和发展,曾经在民族文明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艺术形式相继消逝,面对人类文化的这一浩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迅速展开。近几年来,舞台上呈现的一系列“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民族唱法”等艺术形式便可见一斑,但这又常常引起学术届的争议,褒贬不一。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以“人”为载体的民族文化抢救过程中,人们陷入了“二难”境地:在工业化文明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怎样去保护和继承“在历史演变中农耕文化下产生的民族文化记忆”? 

一、分析民族艺术现存空间状况 

1、生存空间的改变对民族艺术的影响

中国自古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大国,庄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同时他们又无法客观而科学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认为自身以外有神灵在主宰自然界的一切,为了求得神灵的庇护,产生了祖先崇拜、巫术等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是人类处在野蛮时期低级阶段发生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当时的先进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人们在从事这些活动过程中是极其认真、严肃而虔诚的。伴着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附属品在其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并演变为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被保留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攻关,人们不断改变落后的观念,摒弃了毫无科学依据的认识,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依赖,民族民间舞蹈在整个发展中逐渐被剥离出来,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逐步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进程转型,以前民族民间舞蹈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离我们日渐远去,掌握着民间艺术和技能的艺人日益减少,他们的继承者和表演主体——农民,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求得生存空间,积极投入到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之中。曾经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间艺术,由于形式的落后,社会价值的削弱并不能给渴望提高生存质量的农民们带来实际的经济收入而被人们淡忘和遗弃,以至于有些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后继无人、濒临消失。

2、信息环境的变化对民族艺术的影响

由远古的徒步传递信息到今天的数字化、网络化,人们沉侵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头脑的终端更多处理的是对大量信息摄入的筛选。伴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淡出历史舞台,在其背景下曾经创造出来的凝聚着世世代代人民智慧的民间艺术(包括:民族民间舞蹈)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我们社会的新生代由于脱离了传统的时代背景,对自身文化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加之现代教育体系还没来得及关注到这微妙变化将给现代人带来的文化困惑和严重精神缺失,继而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无形中,现代人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个文化断层,这个文化断层将破坏中华民族的内在生命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他们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被外来的先进文化充斥和吸引,由于这些外来的艺术形式很多打着时代的标签,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期待,因此很快被年轻人所接受并广泛流行起来。

二、在大学校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必要性

1、向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和意义 

《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多样的,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2 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十分顽强的,但脱离了现实生活,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在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正值世界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都已远离农耕文化时代,虽然中华文明延续、复兴和传播处于全球化语境之中,但仍然面对一定的文化困惑与实践难题。

那么如何去传承这些承载着曾经记录了久远的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怎样从民族民间舞蹈这一典型的文化符号中去寻求切入点?舞蹈教育者在现实意义下的传承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们将起到桥梁作用,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桥梁。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在这古老的文化符号始终贯穿着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精神连续性的血脉,它蕴涵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通过对当代受众群体,特别是代表着新生力量的改革者和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传授那些承载着民族精神、蕴涵着民族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由此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培养良好的受众群体,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便是这个受众群体的生力军,他们拥有现代化的教育,具备良好的素质,有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的知识储备,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2、向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要保持并弘扬中华文化,重要的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又通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杂技传说、谣谚各种传统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自娱性而备受人们关注。据了解,我国大多数重点院校已把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列入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并有着很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由于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的时代宠儿,个性中彰显着率真而不做作的特点,对远离他们生活的事物多少会有些漫不经心。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合理组织课堂并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民族民间舞蹈在授课内容上可分为两个部分:民族民间舞蹈鉴赏课和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民族民间舞蹈鉴赏课,结合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侧重于知识性,从民族的历史、民族的起源及民族地域环境入手,详细分析和介绍民族民间舞蹈中核心动作的形成与各个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习惯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给学生欣赏。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初形态有强烈的探究心理,他们期待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去获取知识。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简单易学又要形象生动,并突出所选民族的典型风格性。如果说,民族民间舞蹈鉴赏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充,那么,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就是对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弥补。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要求打破学生常规的学习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的每一个动作中去体会美、感受美,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在此过程中还能校正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形成的一些不良站姿、坐姿等体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中对其内容的选择是很考究的,难易要适度。若内容太复杂,学生掌握起来困难,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若内容过于简单,突出不了民族舞蹈本身的特点和风格,就达不到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所以教育者一定要多做调研,合理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示范教学与类比教学相结合,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们在舞蹈这门完全不同于他们所学专业的学科中重塑自我、增强自信,徜徉于民族舞蹈文化的海洋,去充分体会民族的自豪感。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者在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当代受众群体——大学生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文化的桥梁,它将指引当代大学生重新关注我们的文化,审视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要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种下一粒种子,让民族舞蹈之花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绽放!


参考文献:

1 刘丽  《回归文化精神,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民族艺术研究》 2007年第五期

 2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第二届(2008)文明论坛暨首都商业文明论坛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