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艺术教育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数字时代科技视域下舞蹈艺术实践研究

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数字时代科技视域下舞蹈艺术实践研究    日期:2024-03-23    点击:4814
来源:学术研究部    日期:2024-03-23    点击:4814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刘昱齐 、周靖雯       

摘要:在数字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当代艺术的多元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单一的舞蹈表现形式已不再能满足大众审美的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可以为舞蹈提供多种可能性,舞蹈也赋予科技别样的灵感。将科学技术与舞蹈进行融合渗透,延伸舞蹈艺术形态呈现的阈限,是数字时代新媒体舞蹈艺术突出特征。本文旨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对舞蹈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进行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媒体舞蹈艺术;创新实践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今社会, 新媒体环境为艺术形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提供, 更在于能够使得舞蹈的表达形式与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结合, 且自身媒体技术也能够为现今社会之中的舞蹈艺术提供全新的艺术规律, 并借此为观众带来更加具有冲击力以及感染力的舞台效果。

        一、“科技+舞蹈”的发展趋势

科技与舞蹈的结合,是近年来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地融合和创新,形成了新媒体舞蹈的全新艺术形态。这种结合不仅在创新形式、表现形式、感知形式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也为舞蹈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学术界中,对于新媒体舞蹈艺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 从艺术传媒形式来看,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可复制性、实时性、体验性、互动性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的数字虚拟传播方式和情感体验方式结合的媒介艺术。另一方面,是从艺术作品内容来看,是运用各种技术媒材参与内容创作的舞蹈艺术新形态。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特点

      (一) 创作和表演空间的重构

欧建平先生提到:“舞蹈环境化是'将大千世界的大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小环境以及其中的一切搬进舞蹈作品中来,或使其成为编舞的动机、核心物、对照物,或使之成为舞蹈表演的空间'”[1]。环境是我们相识相知的“生命伙伴”“生存共同体”,是物质、空间与情感的“多重叠加”。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等移动拍摄设备的出现,新媒体舞蹈通过数字化的记录与传播,开始突破传统剧场舞台的环境限制,将演出场域外延至真实场景、现实环境之中,如,公园、河畔、稻田、博物馆、工厂等。这些空间、环境的转变,推动了舞蹈艺术重新回归生活的本源,身着普通的生活服装,舞向博物馆的旋转楼梯、山中岩石瀑布、狭窄街道的墙壁等各种非框架式舞台。“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上演的环境舞蹈《向天空倾斜》中充分借助多元空间,以集体的肢体设计和个性的接触即兴,带来了一场独树一帜的多维视听。在这类的舞蹈中,舞蹈不再是绝对突出的主角,而是当下环境、时空的生发、再造,是依托新的环境美学与审美感知来激活舞蹈的活力、通感生命的意义。

再则,相对于传统剧场所设的舞台布景,新媒体舞蹈中的生活空间、生存空间、生命空间,让舞蹈从剧场走向生活, 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如舞蹈影像《映雪红珊》中演员身着红裙,舞动在茫茫冰雪之中,似凌寒中绽放的红梅、似冰雪中不灭的火焰,抽象而强烈的画面,诠释了极地之美与生命之光;水下舞蹈《祈》,舞蹈演员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真实演绎了水随舞动,衣袂翩跹的意象,为观众送上了端午祈福的美好寓意。此类舞蹈影像中创作和表演环境的更新因为强调环境感知和环境体验的真实性而有温度,有人性,有个性,这正与当下“人民性”的强调相一致。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真实、熟悉、具有生活气息的“生命场域”,引导、追随、启发、沉浸式、互动式的观演关系,给观众带来“我即舞者、舞者即我”的身份同质和艺术真实。显然这是传统剧场难以企及的,也是传统舞蹈难以呈现的。

此外,较之走出剧场的真实性“生命场域”,新媒体舞蹈中运用科学技术与其他媒介形成的数字空间、舞台创意空间,赋予了观众和编导更多的创作灵感、情感和想象空间。技术、装置的时空延展和重新配置,达到了空间虚拟的视觉“幻镜”和视觉奇观,为创造一种多维立体化、多元科技化的呈现形式提供了可能。2021年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剧场版舞台空间上,以可移动画幕装置和同心圆转盘设计,呈现“展卷”赏画的视觉想象和视觉“幻境”,从而最终达到“展卷”意蕴的精准表达、“赏画”观演的“心流”体验。2023年12月福州马尾上演的《最忆船政》是中国·首座折叠渐进式剧场,整个剧场使用了300多套独立舞台机械设备,满足伸缩、升降、移动、翻转、旋转及联动小机关等变化需求,通过上千次机械运动,实现在1个多小时的表演中,变化出近50种不同形式折叠动作的舞台效果。

      (二)多感官、多方位、整体叙事的呈现形态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创作还具备多感官,多方位,整体叙事的特点。正因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黏合作用,各种交互媒介(如图像、声音、视频等)才能聚合在同一界面内。在打破固化思维,跳出视觉边界的新媒体形式下,舞者“身体”作为一种无限延展的介质,除承担“表演”功能之外,还扮演着“沟通”技术载体和连接装置的角色。。因此,在新媒体舞蹈艺术中灯光、声音、多媒体等展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其视觉的“越界”已经改变了表演内涵和意义, 赋予了舞蹈“视界”之外的色感、触感、质感、情感的多感官美学意蕴,提供了观众和编导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雪花》,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与实时渲染,伴随演员的舞动轨迹,触发地面LED显示屏实时生成雪花碎片的数字影像。实时捕捉技术、AI交互设计、身体与其他媒介要素的联结营造的新美学景观,使得新媒体舞蹈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从观赏者角度来看,随着大众的审美不断提升, 观众对舞蹈艺术和舞蹈作品的创作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媒体舞蹈编导制作人不仅要考虑所要传播的舞蹈动作, 还要考虑新媒体科技的选取与融合, 更要考虑作为新媒体舞蹈传播的架构和展示平台, 达到精准定位、统一整合的艺术表达观念和完整规律。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的舞蹈影片《一个舞者的世界》开启了“为镜头而编舞”这一新媒体舞蹈创作的主要类型[2]

       (三)社会性与公共性显著增强。

一方面,“科技+舞蹈”的形式有利于大众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了大众基本的美学观点和舞蹈鉴赏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技智能的产生,光盘数码触媒的普及, 利用数字相机拍摄并通过移动电脑或互联网传输数字影像,其质量足以满足一般报纸的需要。因此,舞蹈的传播不再只是线下教师的口传身授, 也不再是华丽词藻中让人无限遐想的描绘。舞蹈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即时即刻、随时随地的走入公众视野、平常百姓生活之中, 成为可看、可感、可反复、可触及的艺术。刘韵在《新旧媒体环境中的手中心理变迁》中提到:“当今社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人与社会交流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将抽象的社会具象为人们可以接受的图文信息。现如今,与其说人们置身于社会环境倒不如说置身与媒体环境中,与其说受众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不如说受媒体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为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网民”群体,滋生了以多种媒介方式传播在数字平台上新媒体舞蹈形式。如电视舞蹈比赛《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少年电视舞蹈大赛》(中央电视台)、《中国好舞蹈》(浙江卫视)、《中美舞林对抗赛》 (中央电视台)等;舞蹈综艺《舞千年》(哔哩哔哩网站自制)、《这就是街舞》(优酷平台)  、《热血街舞团》(爱奇艺平台)、《舞蹈风暴》(湖南卫视) 等;舞蹈电影《舞出我人生》、《跳出我天地》、《黑天鹅》等;舞蹈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西》、《芭比之粉红舞鞋》等;上述这些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媒体舞蹈,很大程度上为舞蹈的传播拓宽了渠道, 满足了大众需求。

另一方面,科技促进了舞蹈艺术的传播,其与国家、社会、公众的联系愈加密切,网络上广告、游戏、短视频里的舞蹈元素随处可见。活跃在腾讯、快手、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各大视频网站、互联网平台、APP上的舞蹈短视频层出不穷, 充分体现了老百姓泛娱乐精神, 改变了受传者单一被动接收模式, 拓展了传播功能的交互性, 增加了互动再传播的自媒体功能。人们可以轻松地在移动电子设备上观看、学习和欣赏各种舞蹈作品,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和分享。这种低门槛的参与方式和共享模式,使得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轻松地参与到新媒体舞蹈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华舞蹈,要使中国舞蹈走向世界,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转换与输出,将其转换成现代化、时代化的语言,才能使其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新媒体舞蹈的传播,就是当下对传统文化的生发与再造,深植中国大地的优秀传统舞蹈文化以现代审美和技术的重构,把它更快、更好、更真切地走向世界.2023年5月在中国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开场舞蹈古典舞《秦风唐韵》在紫云楼前,64名舞者以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这场以“大唐盛礼”为主题的迎宾仪式,向中亚宾朋致以深切敬意和祝福。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利用科技将携带中国精神标识和基因的舞蹈身体语言走向世界是中国舞蹈发展新态势,在“科技+舞蹈”的创新实践中,本国舞蹈文化的自信传播和跨文化交流,聚焦于激发世界人民相似的生命经验和情感结构,它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国的艺术魅力,普惠于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多的可能。

          三、结语

 舞蹈是富有视觉形式特征的艺术, 它在不断地发展,同时也在不断的汲取新鲜的力量。随着当代技术发展推动传统艺术逻辑的转型,舞蹈艺术的空间维度、艺术语言的叙事框架和动态建构的审美感知等变化也不断融入新型舞蹈实践。新媒体舞蹈是时代的需要,它的出现造就了科技技术与舞蹈艺术的双向沟通, 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舞蹈作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更具有多元性、复合性、融创力, 具备各个媒介为己所用的优势。新媒体舞蹈形式的现代感、灵活性,和跨界共融, 有力激发了传统模式下观众的审美体验, 舞蹈艺术的虚拟真实化、感官丰富化、题材生活化、技巧多元化、创意经济生产化的发展新趋势,确立了其整体性、交互性和生命感并重的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2] 李娜.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与产业发展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4):78-84.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袁艺.诗性、沉浸、跨媒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学建构[J].文化艺术研究,2022,15(02):78-83+115.

[5]雷真.新世纪中科技与舞蹈的碰撞与融合[J].科技资讯,2022,20(03):248-250.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2-5042-2417.

[6]李超然.环境舞蹈与舞蹈环境化的认知现状与误区[J].四川戏剧,2022(10):173-176.

[7]吴凝.环境舞蹈:将艺术融入生活[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3):95-97.

[8]阿诺德·伯林特,刘心恬,程相占.论环境感知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04):34-38+46.

[9]兰天文,陈丹妮.博物馆里的舞蹈正发生——评环境舞蹈《向天空倾斜》[J].舞蹈,2019(06):63-67.

[10]马晓翔:《新媒体艺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倪佳,林鸿.新媒体下舞蹈艺术特点及表现风格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22-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