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文化传承

南昌理工学院:基于江西红色文化的视觉可视化设计研究

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邱玲玲:基于江西红色文化的视觉可视化设计研究    日期:2024-02-23    点击:3101
来源:学术研究部    日期:2024-02-23    点击:3101

 南昌理工学院信息可视化研究所:邱玲玲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形成的重要文化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江西红色文化为基础,依托文化基因中的可设计元素,利用视觉表现形式中可视化设计的方法,为最大化的挖掘江西红色文化素材,进行红色文化传承,探讨可视化设计和交互设计之间的可能性,为红色文化的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江西红色文化 可视化设计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红色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更是国家的根基和立国之本。红色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记载了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貌、战斗事迹、革命历程等优秀文化形态,正是因为有这些文化内容的存在,成为凝聚人心、引领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如今思潮涌动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在年轻一代中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80%以上的学习记忆都是通过视觉完成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记住纯文本内容的20%[1]。在信息爆炸时代,文字传达信息的方式不在有效,简洁、清晰的图形符号更容易被吸引。因此,探讨红色文化与视觉可视化设计的有效契合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江西红色文化内涵概述

江西拥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红色资源,红色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点缀于秀美山水之间,就如同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全省境内有2344个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物,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96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3650件(套);全省87个县(市、区)分两批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赣鄱大地上,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件件红色文物、一个个英雄故事,历史余音在这里久久回荡,感动充盈于心。江西的红色文化既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又拥有丰盈的精神内涵。提取红色文化基因内容上,紧紧围绕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方志敏精神四个精神文明主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弘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凸显江西红色文化特征。 

二、基于江西红色文化视觉可视化设计的作用

视觉成为人们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之一,信息经过视觉神经系统转换成信息符号。视觉可视化设计就是实现信息符号转换的途径和方法,让原本抽象的信息实现“直观化”的视觉传播,以此达到优化信息、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目的,它是一种富有活力且跨越语言障碍的表达方式。对于江西红色文化基因构建的内容(器物、叙事、主题、精神)进行视觉可视化设计,可以将复杂的抽象信息转换成简洁化的视觉语言,拉进人们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更能直观的提供分析信息和理解信息的途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将红色文化信息的存在形态进行转换

信息存在的形态通常是一种抽象形态,大多会给大众带来获取和理解上的困难。红色文化因距离现代社会久远,其信息存在大多也是属于抽象形态。将抽象形态转换成可识别的视觉形态,则可通过符号化的设计进行转换,在信息向符号解码的过程中,降低理解难度,把“无形”转为“有形”。

(二)可以更加系统的建立红色文化信息识别元素基础

整理规范红色文化信息视觉元素,可以对红色文化形成完整的心理印象,建立清晰的信息阅读过程。后期信息表达时在范围和方向上加以规定,以保证信息的可控、完整和有条理。这种体系化的信息构架也是视觉可视化设计的关键环节。

(三)视觉可视化设计可以丰富红色文化信息的表达手段

视觉可视化设计可以让信息看起来更加鲜活、有趣,同时也更容易被理解。多样化的视觉元素和多样化的设计方法,以设计的语言来丰富红色文化的信息表达“词汇”,拓宽红色文化的传递渠道。目前,传统静态的平面视觉开始向数字信息技术的动态视觉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处理可视化语言时,其表达形式可以在静态的基础上融入动态的传达,动态的介入让信息处理的表达手段和形式更加丰富了。

(四)实现红色文化信息的多维度解析

可视化对信息的多样化设计表达方式让信息不在是过去的单向解析,转而进入了多维度解析的时代[3]。红色文化的视觉呈现形式涉及三个维度,其一,从信息的呈现维度,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信性,这也是视觉可视化的基础。其二,从对大众吸引力的维度,信息的相关性、叙事性、简洁性和时代感是诠释与解读信息的关键。其三,从功能和用途的维度,红色文化除旅游外还兼具教育、科普等功能,易读和高效率的传递信息则是可视化设计的核心。

三、基于江西红色文化视觉可视化设计方法

视觉可视化设计过程并非凭空发生,它是基于设计、研究、用户观察、认知心理以及人机交互的一门科学[4]。对于江西的红色文化视觉可视化设计呈现,通过主题研究与资源整理优化;视觉吸引力的5秒法则;借用文字的视觉心理加强识别;以图形、色彩、符号等元素展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表现手段和技术选择等设计方法,让大众更好地感受民族和地域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一)主题研究与资源整理优化

主题的研究与资源的整理优化在红色文化视觉可视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理想情况下,选择一个好的主题,重点应在厘清其发展脉络上,能够拥有清晰准确的逻辑性。如果这些主题能让大众感到惊奇和意外,则可能收获更大。在研究主题时,需要一条清晰的主线,所有可视化设计相关的图标、插图、文字都要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去粗取精、抓住重点、简化内容是这个方法的中心任务。例如江西红色资源最具代表的有“四大摇篮”(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四处胜地”(铜鼓、于都、小平小道、共青城富华山)、“一营一人”(上饶集中营、方志敏)等。这些主题会让信息变得新鲜、有趣,并让大众愿意与朋友分享这些知识。但如果设计中包含太多信息或者没有清晰的主线,则会让大众感到困惑,通常也就容易放弃或不再花费时间弄清楚这些内容。

(二)视觉吸引力的5秒法则

兰迪?克鲁姆根据网站上数百万页面浏览量的网络分析,发现大多数读者对信息的阅读只有5秒时间,然后决定是否要继续浏览还是离开[5]。在信息爆炸时代,大众浏览手机或其他资讯信息时,就类似于在琳琅满目而且拥挤的货架上搜寻目标一样,如果不能及时脱颖而出,往往就会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因此,简约而清晰、美观而富有特色的视觉效果是抓住大众的最有效方法。研究指出,大多数页面浏览时间会保持在5-10秒之间,要在这黄金的5秒时间将最为关键的信息清晰地传达给观众,才能吸引和抓住眼球,引导继续阅读下去。例如在传递江西红色文化中以突出的年份信息为视觉的中心,展现红色历史脉络。1926年北伐、19278月南昌起义、19279月秋收起义、1927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4月井冈山会师、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410月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等。数字的出现会让人们更加敏感,从而达到吸引的目的。

(三)借用文字的视觉心理加强识别

文字是视觉可视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字能够依靠本身的信息来在准确的表达信息结构,帮助大众阅读和理解。汉字的组成由笔画组成,作为母语,人们识别汉字并不需要识别笔画,而是将汉字当作一个整体模式进行识别,甚至是词和句子也是整体识别模式。因此,在可视化设计中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而是需要建立特征驱动和语境驱动,抽取主要表达的特征词语和语境条件和线索去理解文字内容。在可视化文字编排中应注意减少过多文字信息;图文关系的处理严谨;字体、字距、字号的正确使用等问题。一般来说,字距、字号等主要取决于字体的选择,例如黑体字本身笔画较粗,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字距相应也要大一些;而楷体的字体本身纤细灵活,笔画较细,占用的空间较小,因此字距也可以相应小一点。如果黑体和楷体的字距不做区分,那么结果就是楷体字会显得分散,造成视觉中心零散的效果,最终影响阅读。

(四)以图形、色彩、符号等元素展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图形是所有能够产生视觉信息的一切符号,它是有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表达信息的视觉语言。在江西红色文化可视化设计过程中,将复杂的信息内容通过色彩、图形、符号等进行区分性视觉展现,可以帮助大众划分信息,找到重要信息,也更加有利于记忆。信息图表设计中字体、图像、插图、地图和数据可视化的使用因内容而异。例如常见的红色文化设计作品多以“红”为主色调,为区分信息以及红色故事、红色器物、红色旧址等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可视化设计中可以采取按照叙事、主题以及精神内涵等内容,在统一形式的基础上,辅以色彩、图形的区别,帮助大众划分内容。

(五)视觉可视化呈现手段和技术选择

Lev Manovich(列夫·曼诺维奇)说过:19世纪的“文化”是由小说定义、20世纪的“文化”是由电影定义,而21世纪的“文化”将会由交互界面定义[6]。在信息和数字的时代,交互变得无处不在,当你在手机上看到不是太清楚的一张图片或图表时,你的拇指和食指会不自觉的放大。因此,在视觉可视化作品的展示、传播和推广是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这种更贴近时代可交互的方式来呈现。高清晰的图片和可触控的屏幕能更好地展现所传达信息的细节,醒目的放大图标和主题搜索框能更好的与大众互动交流。

四、结语

江西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这丰富的红色资源。对江西红色文化的可视化设计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探索弘扬红色文化的视觉方式,找到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视觉表达方式,创作出更具有时代审美和富有深厚内涵的视觉作品。在可视化设计中最大程度地保留江西红色文化独特风格和观念意识,并能与当代社会文化相融合是其主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马成良. 基于ISOTYPE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2.

红色江西 灿烂辉煌. ZAKER新闻.2021-10-27. 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17765421bc8e0dc72000035

张毅,王立峰,孙蕾.信息可视化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李四达.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美]RandyKrum.可视化沟通:用信息图表设计让数据说话[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严迪.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空间中交互设计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计.2020(08).

作者简介:

姓名:邱玲玲(1980年10月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省,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单位:南昌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