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艺术教育

哈尔滨广厦学院: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野研究

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侯伟萍: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野研究    日期:2024-02-21    点击:2959
来源:学术研究部    日期:2024-02-21    点击:2959

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野研究

哈尔滨广厦学院:侯伟萍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全球视野中的黑龙江美术创作研究》(2020A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网络的全球性普及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通过东西方不断交流,使东西方艺术互相影响和融合。美术艺术也实现跨文化发展,具体表现为中国画中出现西方的色彩,传统油画中具有民族化元素,西方美术艺术作品具有东方色彩等。这些美术作品从文化方面来看存在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东方人利用东方的审美对西方艺术的观察,以及西方人利用西方的审美眼光对东方艺术的审视。这种跨文化视野的交流视角为东西方文化特点发挥和研究提供巨大价值。本文主要对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野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东西方美术比较;跨文化视野;交流

美术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中容易出现误区,错误的认为美术现代化发展就是西方化发展模式,或者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现代化模式。但是实际上现代发展的实质是国际化发展过程,西方艺术发展中同样离不开东方文化的元素和启迪,只有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才能够形成更丰富的艺术流派。东西方艺术交流过程中保留了东西方艺术各自的内涵,但是同时也融入对方的元素,这是跨文化交流的结构。因此当前我国在东西方美术艺术比较中也需要从跨文化视野进行比较和交流,才能够保证对美术艺术理解的科学性。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当前美术发展研究情况分析可以分为几种表现形式,第一,部分学者只认同中国美术,对西方美术的艺术形式不认同,甚至存在抵制的情况;第二,一部分美术研究者对西方美术艺术和文化非常认可,在西方美术艺术研究中充满热情,认为西方美术才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才是真正的美术艺术,反而对本土美术艺术不认同;第三,还有一部分学者对东西方的美术艺术都比较认同,并在研究中对东西方美术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而这些人往往会受到非议,认为他们立场不坚定。

21世纪后,通过对东西方美术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发现我国老一代美术艺术家们的美术作品对中国美术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比如张大千、齐白石等,都被称为西方现代化和中国传统化的美术艺术家,这些美术艺术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贯通古今,博览东西方文化,而且在艺术欣赏和研究中能够对东西方美术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二、美术艺术发展历史介绍

美术艺术是从15世纪欧洲大陆开始被发现和流行的,但是在全球发展还是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现代网络化的发展和普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也促进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碰撞,其中的相同性和差异性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从20世纪开始文化逐渐出现西学东渐的模式,中国美术文化也在这个背景下遭受巨大的考验,为了促进美术艺术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东西方美术对比、分析研究模式[1]

从我国当前美术比较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其中主要采用的对比方法是借鉴东西方文学比较方法进行研究。而比较文学的出现是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世纪美术比较研究方法仍然以文学比较研究为基础和参考,因此比较美术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比较文学发展历程非常相似,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主要不同点就是跨文化研究方法的差别,而这种研究差别促进中国美术创作与研究的发展。

进入20世纪后,蔡元培在美术研究中主要针对的是中国传统美术与意大利和法国的比较,针对东西方美术艺术的融合,蔡元培认为东西方绘画的方法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画的创作最开始是就从临摹开始的,而西方画的创作则是从写实开始。正如《芥子园画谱》中所说,我国注重文学,在文学学习过程中都是从造句开始的,所造的句子都是以前人的句子形式为依据,然后逐渐进行创新、变化,不再受前人思维限制。同时我国发展中注重哲学,哲学与历史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将前人的思想作为自己思想的起源,然后逐渐发展形成自己的思想,再加入自己的所感,逐渐进行内化形成新的思想。而西方则崇尚自然,不拘泥于现有的思维和模式,比如培根指出,人不需要读有字的书,读自然的书就可以,以及亚里士多德强调博物学等[2]。同时也有部分西方人认为西方美术中有借鉴中国画的因素,比如意大利文学复古时代,会在人物作品的背景中融入山水画,被称为中国派画作。而且当时国人提出既然西方人在美术创作中能够吸取我国的优势,那么我国在美术作品创作中怎么不能吸收西方美术的优势呢?因此我国在美术作品创作中也开始尝试融入西方的写实元素。加入一些风景以及物象等因素。从蔡元培的观点来看,西方美术创作思路和方法都是可以被我国美术艺术创作所借鉴的,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跨文化视野下东方美术发展现状

    (一)民族性、地域性与西方艺术的矛盾

东方美术艺术本身的地域性、民族性发展倾向,与西方艺术规则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已经得到完善,从官方立场分析,对美术艺术的包容性和接纳性都有所提升。但是从艺术接受方面来看,原有的艺术困境仍然存在,在艺术接受方面仍然以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为主,这种情况下使得中国美术艺术划分面临一定的问题,一个美术作品是否可以判定为艺术品,标准不够明确。

     (二)中国美术作品艺术性受到非议

通过对中国当代美术艺术形式分析来看,针对艺术的阐释体系是源于西方艺术形式,而这种情况并不会由于中国符号的融入而发生变化。但是对于同种境地的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却更容易被接受,这可能与时间发展有关系,同时也可能由于中国曾经接受过欧化和苏联化教育有关[3]。此外,中国美术艺术教育最初存在社会问题的讽刺等情况,这些问题也导致中国美术艺术发展受到限制,相对于西方美术艺术发展来说比较滞后。

        四、跨文化语境下东西方美术比较发展阐述

东西方美术异质文化冲突以及艺术的不对等性是当前东西方美术对比研究中的重点,也是导致东西方美术艺术作品获得彼此认可的困境主要影响因素。原有哲学体系、思维系统和符号系统在交流过程中更艰难,以东方文化当前的弱势地位导致美术文化发展渠道窄,原有的文化理论无法对新的艺术作品和形式进行解释。但是从东西方美术比较来看最终的目的是追求跨文化语境的发展,能够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进行自我重建。

中国当代美术艺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精英化发展倾向,导致在当代艺术发展和传播中受到影响,一些艺术上有所建树的“精英”们会自以为是的对大众开展规训,不利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此外,从中国美术艺术发展来看,受名利思想的影响,美术作品创作中存在自我复制和模仿的情况,导致美术艺术发展中缺乏创造性,艺术形式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东方特点,缺乏与生活的结合,而高高在上的作品创作态度导致作品创作精神难以体现。当东方美术艺术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之后,为了体现出与西方艺术的差距,需要构建东方现代艺术系统,结合东方文化传统,创新美术艺术创作理论。

当前中国美术艺术创作中被认为存在中国符号贩卖的嫌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通过中国符号的融入迎合西方艺术欣赏水平。跨文化语境下任何艺术作品的评判和审视都需要基于艺术作品自身的文化符号系统,而全球化发展下的艺术标准西方化倾向明显,对东方艺术家们发展不利,国际标准的提出,使得东方美术艺术创作中不得不出现“他化”的面目,同时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以及评判中也被失语和误读[4]。为了有效改善这个问题,必须要保证国家文化的凸显和积淀。

从东方美术创作来看,在创作中会通过高难度的工艺技巧,以及不可思议的创作手法和材质等表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而西方美术艺术作品创作中注重空间感,色彩性的自然美和健康意义追求。这种创作方式下的美术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性更接地气,美感更强,有利于人们的接受和喜爱,能够实现艺术作品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而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境界,能够提高美术艺术价值。中国美术艺术中,强调山水取意,花卉取趣,因此中国画中有很多关于梅兰竹菊的描绘,这些艺术作品中的花草自然,能够通过植物的绘画彰显出君子气节和精神风貌。通过将生活中普通的物品形象化和思维化后,加工成一种超越生活本来意义的艺术形象,具有典型的艺术灵魂。美术艺术家通过画笔进行形象语言描绘的过程中,能够将形象内容直观、立体的展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艺术的美感,实现对人们精神的感染,发挥艺术魅力。由此可见,跨文化视域下东西方美术比较各有千秋,每种美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特色,美术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结合东西方的思维精妙之处,取长补短,才能够使美术作品跨越文化差异,获得质的飞跃。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本土文化特色,才能够保证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术比较的跨文化视域研究中发现,东西方美术艺术的文化冲击和矛盾使得东西方的审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对美术艺术的欣赏和评判。但是在美术作品的分析中发现,西方美术作品中具有东方的元素,而东方美术作品创作中也逐渐引入西方技法和元素,使得两种美术艺术体系出现融合的情况。东西方美术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美术艺术作品的国际化发展,符合国际美术审美要求,因此东西方美术艺术发展中需要互相借鉴彼此的艺术创作优势,保持民族和本土特色,才能够促进美术艺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楚夏.异域新声——跨文化视野中的意大利当代艺术展[J].美术,2018(7):120-122.

[2]鄂霞.现代解释学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跨文化传播[J].艺术工作,2018,000 (001):P.20-22.

[3]李文雪.中西美术比较研究的跨文化视野[J].黑龙江科学,2014(12):110-110.

[4]师爽.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1900-1949)[J].天府新论,2012(1):126-130.

 

作者简介:

侯伟萍1987-10--),女,蒙古族,黑龙江省泰来县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艺术研究工作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