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产教融合

燕京理工学院:《基于“双赢”理念的我国美术设计院校校企合作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关键字:燕京理工学院:《基于“双赢”理念的我国美术设计院校校企合作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日期:2024-05-18    点击:1910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日期:2024-05-18    点击:1910

作者简介

        陈旺, 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硕士,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优秀教师。
       王路刚、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要: 当今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将融入到时代蓬勃发展中,与社会需求接轨。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高校转型,由于自身与社会需求对接上相对滞后,使得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社会价值,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企业的需求脱节。因此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需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主要突破口,将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教学科研成果向社会、企业拓展。这种“资源共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既符合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能更好适应河北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是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双赢”理念,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经济转型发展,企业更需要在激烈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人才优势。校企合作是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并在应用人才培育、科研发展、服务社会方面与企业进行的多元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实现校企共同参与,高校与企业设计资源共建和共享,形成校企合作“双赢”,从而培养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一、基于“双赢”理念的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及状况   

当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面的 ,由于传统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上主要依靠课堂讲授,设计教学方式较为封闭、设计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较强的艺术理论与设计技能的,具备岗位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传统僵化与滞后的教学模式,使得高校艺术设计科研资源与企业的经济价值在成果转化中的有效互动,最终为河北地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技术支持。但是目前河北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自身问题,影响了艺术设计综合能力发挥,体现为:1、艺术设计重理论轻实践;2、教学内容单一,艺术实践内容滞后;3、教学形式封闭,难以适应企业的艺术设计实际需要。

二、基于“双赢”理念的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对策

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应用人才培养进入新的时期,传统的应试理论型人才将向应用实践人才培养转变。校企合作中将推进资源共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人才培养模式,以艺术设计项目制为主导,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建立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分满足企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人才,并在市场中具有持久竞争力。

1“双赢”理念下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应用价值分析

校企合作能助力艺术设计“产学研”的品质提升,形成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吸取到企业先进的岗位经验,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其次,企业的项目实践能够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岗位状态,企业一线专家也进入到教学,能够对学生的项目操作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价。再次,通过设计合作能够打造一支有效完成项目全案能力的艺术设计师生队伍。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实践能够丰富教学案例,找到不足与改进措施,形成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的“双赢”模式。

2“双赢”理念下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应用人才培养表现模式研究

   河北应用本科高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中“产学研”一体化共赢发展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1)、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在研项目及岗位项目,企业将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融入到人才评估,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2)加强与企业合作中的新媒体技术及新材料工艺的技术方法实践,例如:企业网站建设、手机UI设计开发,工艺美术文化衍生品开发等。(3)合作教学中加强教学实际作品的应用开发,不仅要有纸面的设计方案,还要有实际的成品展现,体现一定的商业价值。例如,企业品牌动漫吉祥物设计,武强年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等,一定要参与完成立体的商品全过程,在校企合作中能使学生形成文化产业开发观念。

3“双赢”理念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与企业合作资源共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基础,采取多元渠道共建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加强实践基地的软硬件的配套以及环境设备配套,提高我国美术院校师资、科研、教学等软件配套。通过企业的实际项目,学校获得一定收益,通过该收益继续加大对基地硬件的建设。例如: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合作百年泓空间设计企业,引进生产一线名师、艺术大咖、行业专家等创新设计项目论坛、讲座。打造实践基地良好的艺术学术氛围,形成一种开放式的与市场对接的校企业合作创新基地人才培养策略。

4、“双赢”理念下深化河北应用本科高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改革与实践

    积极探索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中实现“双赢”的改革与实践:(1)加强“校企合作岗位一条龙人才培养”,高校与企业校企合作中在艺术设计人才考核、毕业艺术实践、设计岗位竞聘等方面给艺术设计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通过项目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双方可按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并将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与企业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尽早的了解企业的职场需求,找准目标,集中精力从事实际的项目训练。2)校企合作有助于校企共建艺术师资团队,让生产一线专家进入实践教学,为校企人才基地建设提供保证,可弥补我国美术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局面。(3)带动艺术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提升产业实践,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因此,应用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应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科研及专业建设及艺术作品成果转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开展。并针对企业的产业发展不断调整艺术设计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对传统教学进行改进,完善校内外艺术师资建设、提高师资设计技能共同促进校企合作有效开展。

三、基于“双赢”理念的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意义与影响

 2014年国务院强调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高校在与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研的深入合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校企“双赢”理念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推动河北应用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岗位适应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教师的项目操作的“双师”教学能力,实现市场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对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院校艺术设计应打破原有封闭教学状态,结合实际与企业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模式。明确校企的合作职责、权利及义务,健全艺术设计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提升艺术设计合作内容与多元形式拓展,加强艺术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发展、综合能力的优化。深化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为企业及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有效促进我国美术院校人才就业。校企合作中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和一线专家,节约了实践成本,也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升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廖建军,杨喜生,叶勇军.湖南社会科学 . 2009 (03)

[2]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 姚丽.  辽宁高职学报. 2006(02)

[3] 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索继明.大众文艺 . 2013 (09) 124

[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研与实证分析—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 李梦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6)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标注来源为“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或“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研究相关成果,均为本站管理单位及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明确授权,不得进行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进行成果转化,请与本网校企合作服务部联系以获取协助。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支持、尊重并保护原创,对于任何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对于经本网站授权使用的作品、教科研成果,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明确标注来源及作者。凡本网站标注“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系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供非商业用途,旨在传播更多新闻信息及业界动态,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及版权来源负责。若您发现本网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信息(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