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文化传承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乡村振兴视野下“非遗手工艺+特农产品环保包装”整合创新设计模式研究—以青神竹编为例》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关键字: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乡村振兴视野下“非遗手工艺+特农产品环保包装”整合创新设计模式研究—以青神竹编为例》    日期:2023-10-12    点击:2543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日期:2023-10-12    点击:2543

作者简介

       卢鹿,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眉山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专家库专家;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美学与艺术设计分会副秘书长;“1+X”室内等级证书考评员;中国知网学术专家库评审专家。


[摘要]: 青神县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设立的十个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青神县开展了诸多探索:坚持党组织引领,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治理,通过当地特产商品的经济链提升人均收入。各类的特色农产品虽然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这些特色农产品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包装方式,没有系统的体现出青神县的当地特色文化,在设计中缺少媒介连接,从而在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材料并不环保同时设计上又形成元素断层,而青神竹编的多元性和可塑性应该成为连接各类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介质,本文主要通过将国家非遗青神竹编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整合,同时将现代设计与包装文化融合达到创新设计的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  “非遗手工艺+特产包装” 创新设计

 

一、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当前各省市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青神县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设立的十个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青神县开展了诸多探索:坚持党组织引领,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治理,通过当地特产商品的经济链提升人均收入。青神竹编是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动青神经济拓展及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枢纽。当地土地肥沃盛产丰富的特色果蔬例如不知火、耙耙柑、青神椪柑以及茗茶汉阳花生等,同时青神通过对竹材的特殊研发又在生活用品上创造出“斑布”品牌纸巾形成一条成熟的商业链,提升当地经济且解决当地就业所需,也成为青神县在乡村振兴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各类的特色农产品虽然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这些特色农产品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包装方式,没有系统的体现出青神县的当地特色文化,在设计中缺少媒介连接,从而在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形成元素断层,而青神竹编的多元性和可塑性应该成为连接各类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介质,本文主要通过将国家非遗青神竹编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整合,同时将现代设计与文化融合达到创新设计的模式。

二、“非遗手工艺+特农产品环保包装”整合创新设计主要内容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 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青神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除了考虑当地的农产品质量之外,相应地也应该提高销售环节的关注。对农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不仅可以宣传青神当地本土优质地域文化,也可以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还可以促进本土品牌的建立与推广,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文创产品是传递文化内涵及其精神价值的产品,其核心要素是文化和创意,而文创中的产品包装兼具实用性与精神内涵,以此增加农产品的宣传度,获得青睐。从目前“非遗手工艺+特产包装”的文献资料看,针对青神非遗结合特产包装研究的文献较少,而研究其它非遗为介质结合包装的文章相对较多。其中,有冷凛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该文对结合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开展不足,通过探究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实施诉求,分析非遗传统手工艺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机制,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对非遗传统手工艺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从设计符号学和设计情景出发设计“非遗+特产包装”产品,使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

而本文是通过以青神竹编手工艺为介质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为主题,依托当地竹编手工艺结合特产进行包装设计研究,将现代设计与文化带入青神创新文创发展中,既有文化内涵和当地文化传播的功能,又有经济实用价值,在青神乡村振兴中呈现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三、针对区域包装设计不统一, 整合品牌形象的树立、推广

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注意的是对外信息传达的统一性,青神县目前的各类特色农产品销售与生产并未形成统一的渠道与平台,各类产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包装设计,良莠不齐,没有用“统一的声音说同样的话”,从而削弱了品牌的力量,阻碍了品牌的发展。同时包装设计较为普通与简陋。虽具有运输、存储、销售功能,但是整体设计较为简陋。如“青神椪柑”的宣传广告语是川西坝子“一枝独秀”,而简陋的包装显然与这一广告语背道而驰。对于新兴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吸引力不强;对于其他消费者而言,也不具备优势。另外,有的产品意识到了包装的重要性,但是在包装图案的选择与设计上却与现代设计及当地文化严重脱轨。所以应当整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找到代表性的纽带元素,贯穿到各类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形成完成的设计元素链。

四、改变竹编单一的商业模式,创新竹编与包装结合

虽然青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但是当前青神竹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耗时,造型陈旧,商业模式单一,逐渐被削弱至商品链的底层,手艺人艰难存活。如果没有更好的创新路径,手艺人的创新思维只能停留在编织的图案上,无法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个综合的宣传体系从而导致非遗文化的脱轨,所以应当整合当前的手工艺现状将“非遗+”作为创新介质融合与当地包装设计中,一方面改变了目前单一的商业模式同时推广宣传了两者的创新理念。

五、“青神非遗竹编+特农产包装”整合方式

目前青神县各类产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包装设计,良莠掺杂,没有用统一的宣传战线,一方面是国家级的文化遗产,凸显技艺人的传承文化同时也是当地最大的宣传窗口,另一方面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丰富且包装简陋同时也没有将当地文化推广出去,所以,应该通过青神竹编的手工艺将竹编融合在各类农产品的包装中形成特色的包装文化是整合的最佳方式,如青神椪柑包装,将原有的简陋的纸盒通过竹编的形式对其包装材料进行升级,竹材的自身的防腐性及竹编的自然通风性不仅对果子有保鲜作用,同时在包装材料上也结合了当地非遗文化,包装图案运用平面竹编工艺创新打造产品图案设计,对非遗手工艺人也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材料上的更新以方便运输,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不会污染环境,消费者对其重复利用率较高,符合绿色设计的发展潮流。

六、顺应时代潮流,为乡村振兴创响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理论依据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8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商标保护,创响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的品牌推广是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青神“非遗+”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作为地方特色品牌推广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品牌包装的有效推广也可以促使青神县其他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以此创造一个有利于青神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良好环境,让青神县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青神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

据统计,2022 年青神县全县椪柑面积达10.7万亩,年产量8万多吨,是四川最大的椪柑生产基地,年产值上亿元,椪柑已成为青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种植面积最大、种植技术高、产品品质好、产业效益好已经形成了市场影响力。特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对于青神县促进产品品牌的塑造以及销售具有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优秀的包装设计可以为特农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增强产品以及品牌的竞争力。起到吸引消费者眼光、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的作用,从而提高特农产品销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八、“非遗+特农产包装”结合包装材料、包装结构进行整合创新

目前市面上的农产品包装材料主要为塑料、纸板、泡沫等常规材料。这些包装材料价格低廉,需要的制作工艺也较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在市面上是普遍使用的材料,但是重复利用率较低,不符合绿色设计的发展潮流。据调研青神竹编工艺常见的分为平面竹编、瓷胎竹编、家具竹编、立体竹编四类,在编织工艺上种类较多,凸显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而通过编织形成的图案创意不计其数,在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将竹编工艺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整合,碰撞出具有现代设计与文化传承的创新产物,依托非遗竹编作为连接当地产品包装的桥梁,为手工艺人开辟新的商业链,将产品包装形成统一的设计元素,例如将立体竹编工艺与水果包装整合,从包装产品的材料上开始创新,将竹材编织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包装结构,利用竹材自身通风、轻质、可以循环使用等优势改变以外的包装材料,同时利用平面竹编工艺编织具有产品元素的图案、花纹、LOGO等形成具有代表青神特色且又传承青神非遗文化同时又对当地特农产品系统的包装设计开启了创新模式。

九、结合设计视觉元素进行设计

包装视觉元素主要包括图形、文字与色彩。视觉元素的设计需要紧贴产品特征、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对青神县本地地域文化进行提炼组合,图形的设计可以从具象以及抽象两方面入手。具象的图形便于识别,易于传达;抽象的图形几何感较强,比较时尚特别, 可以吸引年轻消费者。而图形的来源应该立足本地,以发扬本地优秀文化为出发点,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某些元素。例如对著名景点中岩寺、萤火虫基地、国际竹艺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方言等元素的运用, 能使当地特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更加贴近青神,无论是抽象表达还是具象表达都可以传达出青神地域特色,还可以引起本地消费者的共鸣,是一种清晰明确的文化展示,提升产品包装的美感,增加审美属性。

十、增加产品包装中的现代设计元素与趣味性以及互动性,体现 “玩”“学”“赏” 等功能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不断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产业化。”不难看出,文创农业的发展势不可挡, 农产品包装融入文化、艺术元素已经成为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文创结合农产品设计不仅使包装的审美价值得到提升,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得到明显提高。利用文化创意,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解构、重构,设计出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娱乐价值的包装,满足消费者感性以及理性需求的包装设计。如“一出好戏”月饼包装结合了皮影戏,可以在家玩皮影;“山海食集松间”中秋月饼包装设计结合了赏灯文化,用完的包装可以变成一盏灯;网易游戏的中秋月饼包装,则是增加了垃圾分类学习机,让消费者可以学垃圾分类。同样青神竹编工艺与当地产品包装进行整合设计,将包装与竹编结合,消费者使用完的包装可以继续利用变成果篮、花瓶、储物箱等既不污染环境,存放物品通风、防腐、使用时效长,同时也为青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到了宣传作用。

束语


当前各省市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青神县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设立的十个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青神县开展了诸多探索:坚持党组织引领,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治理,通过当地特产商品的经济链提升人均收入。青神竹编是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动青神经济拓展及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枢纽。当地土地肥沃盛产丰富的特色果蔬例如不知火、耙耙柑、青神椪柑以及茗茶汉阳花生等,同时青神通过对竹材的特殊研发又在生活用品上创造出“斑布”品牌纸巾形成一条成熟的商业链,提升当地经济且解决当地就业所需,也成为青神县在乡村振兴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各类的特色农产品虽然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这些特色农产品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包装方式,没有系统的体现出青神县的当地特色文化,在设计中缺少媒介连接,从而在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形成元素断层,而青神竹编的多元性和可塑性应该成为连接各类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介质,本文主要通过将国家非遗青神竹编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整合,同时将现代设计与文化融合达到创新设计的模式。

· [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甘孜地区土特产包装设计策略研究——以来马镇土特产包装设计为

· 例[J]. 谢鑫辉,何炼.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1(01)

· [2]连续纹样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朱彦.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12)

· [3]浅谈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J]. 付强.  广东蚕业. 2021(01)

· [4]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 华雪.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12)

· [5]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应用研究——以桂北“丹桂鲜”竹荪为例[J]. 陆

· 培培,王双桃,李虹,王泽平.  绿色包装. 2021(12)

· [6]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和应用[J]. 张钟灵.  西部皮革. 2021(22)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标注来源为“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或“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研究相关成果,均为本站管理单位及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明确授权,不得进行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进行成果转化,请与本网校企合作服务部联系以获取协助。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支持、尊重并保护原创,对于任何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对于经本网站授权使用的作品、教科研成果,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明确标注来源及作者。凡本网站标注“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系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供非商业用途,旨在传播更多新闻信息及业界动态,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及版权来源负责。若您发现本网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信息(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