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研究部 关键字: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日期:2024-03-20 点击:3336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娄宇、孙超
【摘要】宗教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的印记是艺术史上赫然存在的事实;宗教艺术不但反映了宗教文化的本质,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被赋予了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是艺术遗产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学科视野下,通过《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来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特殊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宗教与艺术;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与实践
宗教与艺术及其关系向来是备受关注的文化命题,通过了解宗教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统一性会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强调鲜明的多学科和跨学科整合的专业教育理念,形成了多种跨学科和跨专业构成的特色课程及研究领域。《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从而试图直指宗教与艺术及其关系的核心和本质。
一、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及其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意义上都产生于社会需要,宗教和艺术亦是如此,它们是两种根植于原始社会生活结构即生产关系领域中独特的社会现象。艺术和宗教的萌芽虽然同时形成,但绝不是说这两种现象就是在同一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活动形成的社会根源是彼此迥异的。
(一)宗教与艺术的起源
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与他们的巫术信仰及仪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生产活动还处在一个十分稚拙的阶段,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求,巫术便借助幻想来补充这种活动的不足。如果说艺术植根于人们豪放不拘的创造性活动以及才能、本领和知识的施展运用方面;那么巫术,乃至整个宗教的根源则应当到人类实践的局限性中,到人们对未知的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性中去找寻。可见,产生巫术的社会需要与产生艺术创作胚芽的社会需要具有本质的区别。
劳动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对劳动工具的审美态度也便不自觉地萌生。制造劳动工具是一项必要的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由于才能得到施展和发挥,内心也获得极大愉悦。艺术创作活动不仅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也是在人们发展彼此间各种交际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可以看出,它们无疑起着一定的交际作用,乃是把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工具。
总之,产生艺术和宗教的社会需要各不相同。但是,巫术和艺术在原始社会是混融交织在一起的,这多见于巫术仪式。在巫术仪式中,原始人处于萌芽状态的审美需求得以满足。仪式本身便包含着造型艺术,如动物图腾,原始雕塑和面具等因素。
(二)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宗教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宗白华先生说:“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神曲》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的信仰”。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诠释得更为彻底,他认为一切名符其实的艺术都是宗教的。不论是一种浅淡的书写、还是一种浓艳的涂抹,如果它不是宗教的,它就不是真正的存在。如果它不是宗教的,它就仅仅是一种文献艺术而已,真正的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宗教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的素材,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会在一起,这成为艺术发展不可争辩的动因。中国古代绘画提出的“成教化,助人伦”、“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以及西方艺术中的宗教题材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基督教信仰上帝创世说,认为世上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都是真实的。因此西方绘画相应发展了写实性,便出现了写实油画这一艺术门类。而中国道教,则把人看成茫茫宇宙的一个分子,主张天与人,人与道的合一,提倡澄怀味道,在绘画上则发展了写意性,出现了水墨画这一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
艺术影响宗教则表现在艺术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塑等,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在音乐方面,无论东西方宗教都利用它来宣染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并激发信徒的宗教感情。佛教诵经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因此作法事要击乐。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弥撒曲、安魂曲等。
(三)宗教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义,与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的观念、情感、精神、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主要阐释的就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质。通过归纳和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认识世界宗教文化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在中国魏晋至隋唐时代,佛教空前兴盛;在阿拉伯世界哪里有穆斯林哪里就有清真寺。所以决定着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外美术史中的宗教经典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等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祗的神明与智慧。虽然这些艺坛神话大多来自经典教义或民间传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也就应属于典型的宗教艺术。
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其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美,也便没有艺术。宗教的审美价值主要指宗教借助艺术,并与之结为一体的宗教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宗教艺术,一般来说是宗教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宗教教义的外化形式。在宗教艺术中,我们应该了解和处理好神圣性与审美化的辨证关系。当宗教功能占主导地位时,艺术应保持自己独立的表现,否则它仅仅是为表达宗教观念的手段,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呆滞,缺少个性特征。这类宗教艺术成为宣扬宗教思想的概念化、图解式的作品,并不具备多少审美价值。从艺术本身看,因宗教艺术以形象来表达自身,这就决定了宗教艺术形象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使宗教艺术形象往往超越抽象的教义,超越宗教的思想原型,成为那些即使不信教的人们的审美对象。因此,人们能够从庄严肃穆的本尊大佛身上,看到胸怀宽广、博大精深的智者形象;能够从慈祥的观音菩萨身上,看到贤惠婉丽的女性形象。
二、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与实践的思路
(一)课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关于宗教文化与艺术的相关研究及通识教育在不断推进,如台湾弘光科技大学通识课程《宗教艺术欣赏》、武汉大学通识选修课《基督宗教文化》和《中西宗教文化比较》、厦门大学精品课程《宗教与文化艺术》等等。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至今未有一所高校开设《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以及相关研究,也没有相关的教材编写出版。
通过多种检索工具对关键词“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进行检索,结果均为“0”。相比而言,国外关于宗教与艺术的研究起步较早,诸多专著也早已出版,如美国沃尔斯托夫《艺术与宗教》(1988年)、保罗?韦斯《宗教与艺术》、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1987年)、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1989年)等。国内相关著作比较权威的仅有张锡坤著的《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除此之外就是2000年以来陆续出版的部分著作,如张育英著《中西宗教与艺术》、吴爱丽和吕学著《宗教深思 艺术浅唱:宗教与艺术的哲学话语》及蒋述卓著《宗教艺术论》等。
(二)课程特色
宗教的印记是艺术史上赫然存在的事实,是人类发展史上多个民族共有的现象,构成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非常重要的经典表现形式,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也终于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认为:“艺术和宗教是‘同种东西’,都是达到同一心理状态的手段,都是为了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本课程内容体系在各大院校中往往会在历史文化和美术学科的相关课程中涉及,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还未曾看到。
(三)课程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
1、宗教内涵与神圣图像
从原始自然崇拜及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在神像艺术与神圣建筑空间中所呈现的诸多宗教艺术的图像表现探讨宗教的内涵与艺术特质及其相互影响、渗透的关系。
世界三大宗教简表
宗教名称
|
创始人
|
产生时间
|
产生地点
|
主要经典
|
教义或主张
|
佛教
|
释迦牟尼
|
公元前6世纪
|
古印度
|
《大藏经》
|
主张“众生平等”,要求人们忍耐顺从。
|
基督教
|
相传是耶稣
|
1世纪
|
巴勒斯坦一带
|
《圣经》
|
主张“神创论”,“人人平等”。
|
伊斯兰教
|
穆罕默德
|
7世纪初
|
阿拉伯半岛
|
《古兰经》
|
主张“顺从”、“一神信仰”、释放奴隶等。
|
2、基督教文化与艺术
结合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与艺术的联系,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对象是神圣建筑空间——基督教教堂建筑艺术的多种样式(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的特色及十字架图像符号及耶稣图式的象征意义以及西方艺术中的圣经故事与圣经人物的造型和在基督教中所扮演的角色。圣经故事早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要了解西方文化与西方艺术,圣经故事是无法绕过的话题。当然,对于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方艺术作品来说,它又不仅仅是对圣经故事的简单阐释,它融汇着艺术家本人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丰富的创作体验。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宗教艺术作品,他们将世俗情感融入宗教艺术中,借宗教题材里歌颂人性的崇高和伟大,表达了艺术家可贵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图1)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作于1495-1497年 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3、佛教文化与艺术
旨在分享佛教石窟和庙宇建筑、造像、壁画艺术的宗教美学盛宴及信仰中的文化象征意义。中国佛教艺术以石窟艺术为主,如莫高窟壁画与彩塑造像、麦积山石窟造像、云冈及龙门石刻造像;东南亚佛教美术则以吴哥窟和波罗浮屠为研究对象。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在三国时代萌芽生根,到了魏晋隋唐更为蓬勃,其本土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玄学化的魏晋;帝王化的唐朝;平民化的两宋;民俗化的明清。唐代随着禅宗的兴起,外来佛教已完全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世俗化的趣味进一步渗透到佛教艺术当中,佛教造像和绘画在内容和审美趣味上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如“唐代菩萨似宫娃”之说、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就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及敦煌莫高窟的佛教群体造像等的文献记载即当时政教合一的集中体现以及封建统治秩序的缩影。
(图2) 卢舍那大佛造像 唐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
4、伊斯兰教文化与艺术
通过对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解读,研究清真寺与宫殿、陵墓建筑,包括印度的泰姬陵和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铂宫殿群等。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有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
图3 泰姬陵 1631年 印度
(四)课程建设预期效果
1、深化宗教与艺术问题研究进而明确宗教艺术之美与其价值
以往关于宗教与艺术问题的研究大多是笼统的、宽泛的,仅仅是概括性的研究。基于此,《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旨在具体明确地从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的文化价值着手,解决当前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
2、课程的设立、建设与教材及与之匹配的多媒体课件的研发
通过检索关于“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相关著作及论文,寥寥无几;相关课程及教材建设更是匮乏。因此,本课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课程建设及自编教材的撰写和多媒体课件的研发,现已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及《艺坛神话:西方美术史中的神话和圣经故事》、《伊斯兰教与艺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吴哥艺术魅影》等相关课件的制作。
3、互联网教学平台及拓展学习资源建设
通过QQ群、课程邮箱、专题教学博客、微博、“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等互联网手段及时与学生沟通,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可以找到相应的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了网页版学习平台上的很多缺陷,如资源上传速度慢、容量不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老师可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发言次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作业,学习社区交互等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
三、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该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因此对选课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97份(课堂学生人数100人)有效调查问卷发现,有93人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该课程,占总人数的96%,94%的学生(91人)觉得该门课程十分有趣,值得开设,他们在课堂上也收获颇丰。相比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而言,78%的同学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论文和写课程感言方式,此种方式有81%的学生表示赞成。
与此同时,也有70%左右的同学也提出《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主要问题反映如下:
1.课程内容信息量大,相对应的课时较少;
2.由于课时局限,无法展开有效互动;
3.建议结合当地有关的宗教建筑进行现场教学。
对此,该通识课程内容体系在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将采取相应措施予改进:
1.优化课程内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
2.增加互动环节的教学;
3.条件允许情况下,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及当地有关的宗教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四、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与实践的意义
宗教美术作品是人类文化的宝藏。我们尊重宗教,尤其尊重宗教文化,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美术作品的欣赏入手,在用美术语言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去了解宗教美术的特点。同时也要把宗教经典作为人类文化的遗产来学习,因其中包含着人类的追求和信仰,也渗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
《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以本校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丰厚的教研资源为依托,对填补该通识课程的空白和建构其内容体系提供了保障。借此课程让学生能了解诸多宗教艺术的理念与宗教相关文物所表达的意义,并探讨宗教与艺术之相关性。通过探讨不同宗教在艺术表现上的多样而丰富的面貌,促使学生欣赏并解读宗教艺术之美与其价值。
同时,《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更宏观的视野并具有国际化思维与本土化的宗教文化与艺术观,使学生在宗教艺术与文化多种面向的学习上能由认识、了解进而尊重他种宗教文化之表现。
五、结语
由于宗教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契合宗教学和艺术学的特征, 因此, 它既是宗教学研究的对象, 也是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宗教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联合体,宗教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的内涵,而且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不仅使我们能在多学科视野下对世界三大宗教的本质有系统的认识,还能将其与中外美术史中的经典宗教艺术作品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学科建设及对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锡坤. 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艺术与宗教 [M].上海:三联书店,1987.
[3] 雅科伏列夫. 艺术与世界宗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 (美) 保罗·韦斯. 宗教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5] 魏庆征. 世界宗教艺术图典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6](美)沃尔斯托夫. 艺术与宗教[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7] 张育英. 中西宗教与艺术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吴爱丽,吕学峰. 宗教深思 艺术浅唱:宗教与艺术的哲学话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9] 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0] (英) 詹姆斯·霍尔著,迟轲译. 西方艺术事典[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 (苏)谢·亚·托卡列夫著,魏庆征译. 世界宗教简史:注释插图版[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