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产教融合

校地合作背景下文创产业与教学融通管理实践路径探索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作者:孙平    关键字:校地合作背景下文创产业与教学融通管理实践路径探索    日期:2023-05-18    点击:4420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作者:孙平    日期:2023-05-18    点击:4420
       在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或创意产业)以创新性、创造性、高附加值的三大特殊属性获得了广泛关注,被称之为 21世纪的“朝阳产业”。创意产业的兴盛,促成了各层级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建设,而这些文创聚集区也成为城市创新、创意的名片,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成效尤为突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些典型案例也促进了我们积极将文创产业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有机融合,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也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关键、战略要素,对于文创产业重要支撑的工艺美术专业而言,培养对口的专业型人才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当前,文创产业呈多向融合态势,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内部小专业方向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和固有模式阻碍了专业对产业的反映度。就工艺美术专业而言,存在人才培养形式单一、能力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更高层次的工艺美术专业人员成为行业发展的紧缺人才,所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艺美术行业专门人才,探索基于文创产业快速发展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在教育部与财政部的联合推动下已正式启动,高职专业群的建设质量关系到专业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影响到“双高”建设的最终成果。在 “双高”计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是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模式,是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地合作是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把地方政府的产业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融通,针对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进行长期的规划协作,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教学改革的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迫于产业的发展需求,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熟悉企业运营机制、岗位需求,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题。
      通过产教融合、校地合作项目的开展,高校可以站在行业的前沿,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状态,有序更新教学计划,避免知识教授的滞后;可以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避免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需求产生较大偏差,导致人才过剩,造成就业压力;可以合理充分利用高校团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适时参与行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咨询。
       二、文创产业的发展
      现状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 GDP 比重稳步上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文创企业具备以下共性:(1)成立年限较短、人员规模较小。2008 年后成立的企业占 63.6%;74.9% 的企业员工人数在 20 人以下;(2)73.9% 的文创企业在初创期都是入驻创意园进行发展;(3)随着长三角地区各类文创园的开设,文创企业数量众多;(4)各类文创企业设计研发成本占比较小,有众多的企业经营创意餐饮、图书营销、插画设计,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不够。
      随着国内一系列针对博物馆、历史文化题材的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文创产品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国家也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品牌也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文化,通过精彩纷呈的创意产品来传播和推广中华文化,让传统文化通过创意思维在当代得到充分的发扬。
      苏州市政府在文旅部文化产业司、江苏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倾力打造国家级专业博览会“中国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组织新手工艺运动展览,举办文创活动论坛,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交流,用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彰显文化的影响力。以苏州为例,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统筹规划和推动下,苏州的文创产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以苏州博物馆、苏州平江路文化街区、苏州园林、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为代表的行业尖端,纷纷筹建自己的文创设计研发部门,打造“唐伯虎”“平江鹿”“昆曲形象”等诸多品牌 IP 形象,以 IP 授权或与行业翘楚联营的模式落地文创产品,推出轻美妆、笔记本、音响套装、趣味笔记本、逗趣公仔等有故事、有功能、有文化的具有苏州风情的文创产品,获得游客的追捧,成为苏州创意产业的名片,助推了苏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文创产业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模式探索
      艺术类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的特殊属性容易造成教师队伍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加大校地合作力度,了解行业需求,不断探索符合产业与教学需求的融合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精准定位、依托专业优势,开展项目制主题教学
       高校与地方开展项目制合作,是高校实践社会服务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学院与贵州省雷山县、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榕江县等地开展校地合作,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开展“光福礼物”设计大赛,与贵州省松桃县开展“松桃有礼”文创设计大赛……项目制教学的实施,依托高校在专业建设上的优势,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以“创意贵州”系列主题设计项目为例,学院依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全面规划、分布执行,根据贵州省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特点,在雷山县、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松桃县等地,陆续开展以苗族、侗族元素为主要设计题材的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文创设计及田野采风创作活动。
       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学校师生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住,真实感受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特色文化,把专业知识、创新理念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制订旅游规划,服务乡村振兴。5 年来,共计设计研发各类产品 1800 余件 / 套,申请知识产权 1200 余件 / 套,实施成果转化 300 余件 / 套。大学生创业项目《“活力新苗乡”非遗 + 扶贫模式开发》《“活力新苗乡”乡村文旅开发》分别荣获第六、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三等奖。
       创意贵州项目以“非遗 +”的模式,聚集了高校、行业、地方政府等诸多力量,以技艺 + 创意、技艺 +行业的模式,搭建了学生、传统手工艺人、企业的多方交流平台,整合了社会资源,完善了文化引领推动经济发展的脉络,推动了创意与产业的衔接。
     (二)产业引领、对标行业标准,促进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专业建设的变革与提升,不能离开行业的发展独立存在,高校课程标准的建立,需要符合行业的发展需要及标准,文创产业与艺术类高校专业建设,是相得益彰的命运共同体,用产教融合为引领,促进教学、人才、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走高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之路,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
       2020 年,学院与东海县人民政府合作,针对东海县水晶产业发展现状,定向开展东海县水晶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委托苏州工艺美院、南京工程学院两所高校的雕刻专业开展水晶产品的设计研发。根据教学设计,团队首先对东海县水晶原材料产地开展田野采风,并从原材料的产能、水晶产业发展现状、产品需求、人才需求等多维度进行了项目调研;然后根据项目要求,结合高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邀请行业技师开展技能教学,让学生体验水晶雕刻工艺精髓、理解行业规范、熟悉市场需求;最后制定产品开发与人才需求的目标。通过 1 学年的教学合作,最终实现产品设计方案转让 52 套、落地水晶创业团队 1 支、签约毕业生就业岗位 7 人,在训练学生实训技能的同时,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了建设符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开发体系的目标,为教师开展专业实践、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平台,助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优势互补、校地产教融合,助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
       目前恰逢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教育部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文旅部联合三部委联合发布《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之际,高校更应牢记使命,与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联合推动“文化 + 创意”“创意 + 产业”的多业态融合发展,以文化创意为契机,借助高校在文化研究上的优势,用创意引导市场,合理规划、整体布局,设计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农产品包装、特色民宿,并通过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工艺博览会等重要的展览赛事进行推广,形成地方品牌,实现“旅游 + 文创 + 产业”的集群发展。
       阿尔山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集温泉、冰雪、火山、草原及红色遗迹于一身,旅游资源极其丰富。201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阿尔山市时提出了“阿尔山旅游一定会火起来”的期望,阿尔山市开始以“立足生态谋发展、围绕旅游抓产业”为目标,打造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
       2020 年,学院与阿尔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为目标,搭建政企合作平台,给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专业的数据支持。项目以“阿尔山礼物”为主题,面向全国艺术院校及文创企业,结合阿尔山市独特的文化特征,开展文化创业设计大赛,把无形的文化赋予有形的产品,总计吸引了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四川美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 85 所院校及文创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共计收获投稿作品 512 件,涉及插画设计、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特色民宿设计方向,评选金、银、铜及优秀奖 71 名,并成功转让知识产权,纳入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进行孵化,实现成果转化 19 件 / 套,有效提高了地方旅游产品的设计含量及销售业绩,获得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为地方旅游产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以文创赛事为契机,把从理论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能够用行业去检验教学成果,实现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验证了我院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成果。
      (四)集思广益、聚集创意源泉,提高文创产业辐射影响力
        2019 年,学校陆续牵头成立了中国染缬技艺联盟、长三角文化创意设计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长三角艺术设计产教联盟,旨在聚集区域重点行业领域,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搭建的平台,学院将牵手江浙沪艺术类高职院校,并携手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在提供决策咨询、工艺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助推文创产业的发展,这是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集思广益、汇聚创意源泉,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布局有的放矢,充分挖掘地区文化根源,把脉行业需求点,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参加博览会、冠名文创赛事、筹办专业论坛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的拓展与发布,并对文创产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地方品牌价值。
       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需要依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以及对创新能力的培育。让消费者把文化带回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对产品体系进行规划布局,让消费者喜爱,在观赏美景、阅读历史的同时,带走赋予了地方深厚文化气息的产品,带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腾飞。伴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在故宫文创的范例引领下,用文化赋能产品,在使产品具备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还必须考量人体工程学、艺术审美情趣、成本与利润的合理控制等诸多问题,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需要集众家之长,协同共创,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文化+”振兴之路。
 作者简介:孙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工艺美术师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相关成果,均为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成果转化请联系本会校企合作服务部协助对接本会支持、尊重、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非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新闻和文化艺术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