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音乐与舞蹈学类成果

河南省洛阳市文化馆:《九莲灯与编花篮》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关键字:河南省洛阳市文化馆:《九莲灯与编花篮》    日期:2023-12-15    点击:3625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日期:2023-12-15    点击:3625


河南省洛阳市文化馆:《九莲灯与编花篮》     创编:魏继贤


作品简介

       “九莲灯”也叫“九连灯”是省级非遗项目,九是代表多的意思,其灯型有莲花、牡丹居多。每年的重大节气才能看到。之所以叫九连灯,一是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数字有其特定的含义,“九”是最大的阳数,多灯翻动相连。

       九连灯传入新安县刘岭村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刘岭村王姓人家有人在朝任职,主管宫廷礼乐,告老还乡后,将九连灯这门艺术传于后人,并规定只在本村本族延传,外姓人不传,外村人不传。至今相传十几代(据记载有300余年),豫西地区只此一家。

九连灯传入民间后,随着时间推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变化。其表演内容很多,可随编随演。九连灯表演形式独特,上下翻飞,队形多变,有“过街路”、“蛇蜕皮”、“翻大马”、“剪子箍”、“辘轳把”、“莲花盆”等表演形式。九连灯在表演时,还能以灯组成各种吉祥文字,勘正一绝。

“编花篮”是河南民歌,通过改编的编花篮歌曲来讲述九莲灯的唯美。手柄采用如意形状,两头用牡丹来装饰显得雍容华贵。寓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标注来源为“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或“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研究相关成果,均为本站管理单位及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明确授权,不得进行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进行成果转化,请与本网校企合作服务部联系以获取协助。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支持、尊重并保护原创,对于任何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对于经本网站授权使用的作品、教科研成果,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明确标注来源及作者。凡本网站标注“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系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供非商业用途,旨在传播更多新闻信息及业界动态。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及版权来源负责。若您发现本网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信息(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音乐与舞蹈学类成果